地址:海口市大同路华发大厦A1708室
电话:0898-66712806 18907571662

    心理问问 | 孩子不礼貌,教ta懂规矩,是对还是错?


    提问者:


    我一直有个疑惑,当孩子做错事情,比如对他人不礼貌,不好好说话发脾气大吼大叫时,我们应当如何做?看越多的心理学的知识,就越担心自己对孩子的批评正不正确。但是又觉得有些道理必须要交给孩子呀,这会打扰孩子吗?怎么办呢?

    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我的脑海中出现了拉扯的三方:孩子、父母、科普文章。


    三者的关系是:科普文章能告诉父母育儿方式的对与错,父母能告诉孩子处事方式的对与错——他们仿佛是通过告诉对方“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来联结的。这种联结方式难免让身处其中的人感到僵硬、无措,和紧绷。


    就像这位妈妈担心对孩子的批评是否正确,会不会打扰孩子一样。我在写这篇文章时也担心自己会传递出批评的意味,摆出说教的姿势,会担心是否会加重妈妈的疑惑?切身体会到两个方向的情感:想帮妈妈(孩子),又担心会伤害到妈妈(孩子)。


    如此忐忑的心情,是因为内心中有一把刻着“对错”的剑悬在半空中。


    “对错”背后是恐惧,就像小孩担心做错事会招到父母指责和惩罚。


    “对错”背后是愤怒,就像孩子欲求被简单粗暴地否决一样。


    “对错”背后是不安,似乎只有做对才能避免想象中的危险。


    “对错”背后是疑惑,世界多元复杂碎片化的知识唾手可得。难免会问: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从效率角度上讲,事情按“对错”一刀切,法律也是这样,执行起来最方便快捷。但人心却感性丰富,特别是未内化社会准则的孩子,内心的感受就更加细微和敏感。父母却已经学会了最有效率的办事方法,不可避免给孩子柔软的内心树立规则,碰撞与冲突就发生了。

    父母与孩子运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

    家里来了客人,如果孩子没有主动上前打招呼,父母一般会告诉孩子要叫“阿姨好”、“叔叔好”;如果孩子像客人大声说话,父母会告诉孩子别嚷嚷。在这里我认为,父母的态度比行为本身更重要。


    很多时候父母从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却没想到孩子是如何看待同样的场景。如果站在孩子的视角你会发现事情是这样的。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对孩子来说这是个陌生的人,见面的一刹那,孩子或许并不知道如何把陌生的客人纳入自己感知的世界里。


    孩子的个性不同,有些孩子比较依恋人,能看快和陌生人亲近;有些孩子比较慢热、胆怯,会通过展示自己的玩具的方式,让陌生人进入到自己的过渡空间从而建立联系。


    父母用“处世之道”要求孩子会带来什么?

    如果爸妈用严厉、苛责的语气严肃地告诉孩子:“还不快叫阿姨、叔叔”?孩子会受到惊吓,内心的安全过渡空间瞬间崩塌,内心更加退缩强撑着叫了声“阿姨、叔叔”。孩子与父母的互动,是孩子内心世界形成的镜子。这样的互动次数多了,留在孩子心底的是爸妈严厉的表情和大声的呵责,以及“我只有必须笑面迎人才会受欢迎”等?


    强制要求可能让孩子学会的是用规则和假我和他人互动,内心涌动的是恐惧、自卑、和被压抑的愤怒(每个孩子千差万别对孩子内心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允许孩子以自己的节奏接近陌生人,孩子会用自己的方式接近陌生人,这让孩子感到在关系中更具有掌控感更安全。


    如果父母能更细致的发现孩子的感受,并用语言捕捉孩子的内心世界:“刚才我看到你见到客人时有些害怕,是不是因为第一次见面还比较陌生啊?”这会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

    发展语言的能力,以及学习和自己的情绪相处。

    孩子的情绪失控是怎么回事?


    如果孩子朝客人嚷嚷。很可能是孩子的情绪控制力还没完善,还不能做到像大人一般收放自如。可能是在幼儿园里被老师批评或和小朋友相处不愉快而积累了情绪压力没有消化掉,也可能是担心被客人忽视用大的声音吸引注意力,需要通过大声嚷嚷释放压力。


    父母也可以试着观察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孩子大声嚷嚷时自己的体验是什么?是厌烦、被惊吓、还是对孩子的失控不知所措?


    我们通常习惯于受到刺激直接做出反应,这反应后的行为是既没有消化掉孩子的情绪也没有消化掉自己的情绪。


    “容器”这个概念在心理科普文里说了又说,足以说明其重要性。爸妈是孩子情绪的容器,也是自己情绪的容器。停留、觉察、理解再做出反应。

    友情链接: 戒毒方法

    海口明心心理咨询 琼ICP备16001789号-1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