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丽娟:一个孩子的自尊是如何被击碎的
一只色彩鲜艳的风筝刚好落在一个2岁男孩的脚边。小男孩伸出一只脚踩在风筝上,另一只脚迅速的跟上。
风筝的主人是一个6、7岁的男孩。跟着风筝跑过来,看见被人踩在脚底,脸上茫然,应该也有些心疼。他跑开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年轻女人走过来,风筝的小主人耷拉着头跟在女人身后。女人边急步走着,边扭头训斥着:“别人踩你的风筝,你就让别人踩?!你怎么这么没用?!”
广场的大草坪上,孩子们在奔跑、玩耍,大人们三三两两坐着晒太阳聊天。一些风筝在蓝色的天空里飞着。闲适安好的画面,突然被暴虐的声音撕裂。
女人满身的不耐烦和嫌恶,全部指向她身后的男孩——她的孩子。小男孩不安的跟在母亲身后,努力克制被母亲当众训斥的难过。
一只正在发飙的庞然大物,随时可能会回头撕咬毫无反击力的小动物,小动物不能逃走,因为那是他的妈妈,他需要她的帮助。但同时也必须小心翼翼,避免被更凶猛的袭击。小男孩艰难地跟着母亲。
女人看见了风筝,也看见了踩风筝的人,一个2岁的小男孩。女人停下来,对着2岁小男孩咆哮:“你怎么可以踩别人的玩具?!你给我捡起来!”
站在风筝上的小男孩没有动,突然出现的庞然大物也许有些吓人。女人又叫了一次:你给我捡起来!”
2岁小男孩双手叉起腰,跺了一下小脚,大声对着眼前的女人喊:“我不!”
女人已经气得有些歇斯底里,回头冲着儿子喊:“你就让这么个小布点欺负?!你有什么用?!”小男孩缩起身体,头更低,眼泪溢出又缩回去,没有掉下来。小男孩不敢说一句话,收缩身体,让自己能够感觉不到自己此时的存在,是他正在拼命的心理内部运作。
而实际上,小男孩已经面临崩溃。他努力保护自己,不让自己碎掉。一张正在哭泣的脸,却不敢有眼泪。
另一个女人将风筝上的小男孩抱起,试图缓和紧张的气氛。
一个年轻男人突然出现,给了风筝的主人一耳光。男人压低声音对小男孩说:“哭什么哭,有什么可哭的?!”这是小男孩的父亲。周围人多,即使给了儿子一耳光,也不足以宣泄他对儿子的愤怒,压低的声音,正是他克制的愤怒。
男人的脸阴霾而暴力。女人捡起风筝,男人接过风筝,两人开始解被缠绕的线。小男孩站在离父母一米多的位置,在他们的身后站着。
被父亲打过一耳光后,小男孩没有再用力地拼凑已经破碎过几次的心。也许他终于让自己不在此时此刻了。
看着朋友们的小孩正在一起放风筝,开心地追逐嬉闹,没有暴虐的父母需要承受,我说:“你们的孩子真的幸福。”朋友问:“这个小孩以后会怎样?”
人和人的命运的不同,就在眼前展开……
后记
朋友问如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这个事情,是怎样的,有没有好的处理方式。
一个六岁的男孩应该具备解决这种场景的能力。遇到一个小弟弟踩到自己的风筝,可以以大哥哥的身份与对方交涉;或者带有保护性的把小弟弟移开;找到小弟弟的父母,让小弟弟的父母出面解决。重要的是,是什么让一个六岁的男孩没有这个人际的基本能力。最大的可能是,没有来自父母的榜样和范本。
后来当小男孩的父母分别出场,就可以确定,不仅小男孩没有正面的父母的榜样,而且父母处理问题的心智,会直接击碎小男孩可能自发生长的人际能力。
当孩子遇到任何困难寻求父母支持,都是孩子学习面对挫折的机会,唯抱有支持态度的父母能教会孩子如何应对挫折。而这位母亲在遇到孩子寻求帮助,呈现弱小的时候,对孩子的态度是羞辱和贬低,没有情感上的支持和技术上的教导,这只会强化孩子对挫折的恐惧和回避,甚至导致创伤。
一些父母认为孩子需要学会独立解决问题。一个人可以独立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在心里保有一个在情感上支撑他的重要人,对孩子来说就是父母。
6岁的孩子需要自恋的维护。父母在众人面前对孩子羞辱和暴力,孩子的自恋被扯碎,对任何人来说,自恋的破碎都极度痛苦和极具伤害性。况且,对孩子来说,实施这一暴行的是自己需要依恋的父母。这极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精神障碍。
无论父母在一些时候多么疼爱孩子,如果同时在某些时候对孩子实施暴虐,都会让孩子无法放心安全的依恋父母。对于孩子来说,这是无处容身的被遗弃感,在人际关系上注定会遇到困难。同时也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罪恶和糟糕的本体,否则父母为什么会攻击和羞辱自己。孩子会在以后强迫性重复地寻求被虐待,或者让自己的处境很糟糕。
小男孩在被母亲羞辱和贬低时,他的反应是保护好自己,忍住眼泪的过程,是控制住不让自己被羞辱击碎,不让自己崩溃。所以,精神的暴力非常具有穿透性,它有毁掉一个孩子的力量。然而,如果一个人常常要体验到自我崩溃,是巨大的痛苦和濒死的体验。可以想象一下,让一个恐高的人在高处呆着,让怕蛇的人跟蛇一起生活。这是类似的心理体验。孩子是无法承受的。
当自我体验到的痛苦超过了可以承受的度,可以用的自我保护,就只有解离的方式了。多重人格就是解离中很有代表性的。解离,是让自己的意识和身体分开。小男孩在被父亲打了一耳光后,他没有继续再拼命的维持住自体不要崩解。因为这一耳光所激发的心灵的痛苦,已经超过了负荷,自体已经崩解。意识离开了身体和此时此地。很有可能,让小男孩事隔几天后回忆当时的情形,小男孩已经想不起来,这部分体验在意识层面丢失了,在潜意识里却有深刻的印记。
母亲的心智功能,决定了如何对小孩之间的互动赋予意义。例如,对于2岁的男孩来说,他踩住风筝,在他的脑袋里是没有“我有力量欺负大哥哥”的信息,他是对风筝好奇。除非,当他在做这个行为时,被赋予了这样的意义。6岁的孩子正常情况下,也不会认为自己被2岁的孩子欺负了,他可能会不知道如何让小布点听自己的话。但是母亲认定这就是被欺负,而且与有用没用关联在一起。母亲赋予的意义,是用自己的心智替代和覆盖了孩子的心智,同时这个意义是负面的,更难让孩子消化。
朋友说,这样的父母随处可见,已经见怪不怪了。
确实,父母的人格就是孩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