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说,就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自体的发展有三个路径。第一条叫理想双亲意向,或者理想双亲映像。我把它简略的概括成三个字,叫“建模子”,指孩子在很小的时候,他会把所有的情感都投注在照料者的身上。这个照料者主要是双亲,特别是妈妈。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他被孩子用敬畏的,钦佩的目光注视,并且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这种理想的双亲人物和孩子之间的融合感,就是孩子看到理想双亲在陪伴他照顾他,可以帮助孩子恢复平静感、秩序感、安全感。第二条路径叫夸大自体,我们用通俗的说法叫“照镜子”。在一个高质量的镜子不断的映照下,孩子对自身的确信感慢慢的越来越好,极大地增加孩子和他人充分相处的能力。镜映的在不同阶段时重要的对象是变化的。孩子小的时候最重要的镜子是妈妈和爸爸,等大了以后就是同学和朋友,成年以后建立了亲密关系,就是女友男友或者妻子丈夫。第三条路径叫他我人格,用我的通俗的话来讲就叫“拜把子”。第三条路径是在前两条路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果前两条路径发展的不好,第三条路径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前面两条发展的好,第三条路径的基础会更好。第三条路径就是孩子基于亲密感或相似感的需要,想去了解同龄人。就是孩子继续需要被某个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看到和理解,也需要去看到和理解这个跟自己差不多的人,孩子去上学,除了学知识以外,最核心的是他需要在一个集体中过集体生活,才能满足这第三条路径的需要。第三条路径恰恰是青春期孩子最重要的需要,所以青春期的孩子在这个时候特别需要同龄人之间的相互陪伴。心理学家利希滕贝格的动机理论提出,人有依恋动机,同时还有归属动机,都是人类发展的核心。孩子不仅有强烈的动力,继续维持过去的依恋关系和形成新的依恋关系,而且开始有动力去发展归属感,去归属于共享目标,信仰,理想和关系连接的各种团体同盟。孩子在潜伏期,也就是六到十岁左右的时候,通过运动和游戏团体,慢慢的形成一些共享的目标、共享的信仰、共享的理想和共享的关系。现在很多人对小学生玩游戏特别头痛。其实现在的孩子们大部分是玩团队合作式的联机游戏,是为了满足归属感的需要。按利希腾贝格的说法,相比其他动机,更多的人可以为归属动机而赴汤蹈火。比如说两个孩子关系特别好,其中一个孩子说我不想上学了,另一个孩子可能会说我陪你。我们大人有时候觉得很奇怪,爸爸妈妈把你养这么大,爸爸妈妈天天为你提供这么好的条件,这么爱你,从来没见过你对爸爸妈妈这么好,对你的同学掏心掏肺的,其实是因为孩子在那个年龄节点上,归属动机的强度超过了依恋动机的强度。在这种归属感的强烈的驱动下,孩子有很多的行为很有趣。比如现在很多男孩子特别喜欢买很贵的运动鞋,家长会觉得这个太奢侈了,买了鞋又不穿,天天放在那里。其实这就是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归属动机。当一个孩子没有朋友或者归属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的心情会很郁闷,他的抗压能力是不好的。自我概念除了学业自我概念以外,还有社会自我概念,就是孩子会去观察去体验,我是不是受别人的欢迎,人们是不是都喜欢我。第三个是情绪自我概念,就是说你经常处于什么样的情绪状态,如果你经常是乐呵呵的,他会觉得我这个人不错。第四个是身体自我,通俗来讲就是孩子长的帅不帅,打球好不好,跑步快不快。他会觉得如果我做的好,我就会受到更多人的欢迎。这四个部分才组成一个孩子整体的自我概念,一个孩子的整体自我概念好,他就更容易得到群体的欢迎,他的归属感就会发展的更好。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认同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如果没有认同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孩子到了青春期,特别需要的是有人能够接纳我,我能够加入某一个团队或者同盟里面去,这样我才觉得我这个人活着是有意义的。孩子在这个年龄,对同龄人的认同的需求是远远超过父母的。所以他必须要想办法去寻求同龄人的认同,从而形成一种所谓的忠诚的品质。这种忠诚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我这个团队的价值观是什么,那我的价值观就是什么,哪怕这个团队的价值观跟我的价值观是冲突的,那我也愿意放弃我的价值观,去遵从这个团队的价值观。这也是校园暴力发生的原因。文:伍罡
海口明心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海口大同路华发大厦A1708室
电话:66712806 18907571662
咨询范围:学生心理 婚恋情感咨询 家庭治疗 焦虑抑郁强迫等神经症心理咨询
人际动力性心理成长小组 父母支持性团体 心理成长互助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