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女性,都有各自无法避免的匮乏与局限;

最近,看了武汉心理医院前院长童俊教授的一篇文章,里面列举了几位与母亲存在剧烈纠缠的女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时常也会看到一些内在匮乏的母亲,她们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痛苦的煎熬;
同时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又常常会不自觉地把这份痛苦传递给孩子,形成惨痛的「代际复制」,也就是传说中的「代代相传」。
一个力量不够的母亲,到底要怎样做,才能给孩子力量?一个自我被压缩的母亲,如何才能给孩子撑开更大的空间?
我们的社会环境之中,女性之间这样一种力量的传递显得尤为重要。
在此,我想举个身边亲人的例子。表妹年轻貌美,身边不乏优秀的追求者。
表妹回答:“很开心,并且比跟任何一个人在一起都开心。”
许多人都认为这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经常在三姨面前唱衰。
后来经过多方了解,我才发现,这一切其实是有原因的:
她很勤劳,也很温驯,从不忤逆父母,是村里人人称赞的 “好姑娘” 。
后来经媒人介绍,她被安排嫁入当地一个富贵人家,老公温和善良,膝下儿女双全。
但她却告诉我,这辈子,她觉得自己一文不值,从来没有真正快乐过。
作为一名传统的女性,她太清楚这种 “没有自主权,枉活一世” 的感觉。
以致于当了母亲以后,她总是倾向于为女儿争取更多的自主权和存在空间。
从小时候买衣服玩具,到选择就读的学校,再到后来婚姻的选择,无一例外。
在这样的氛围下,表妹从小就比较 “自我” ,有主见,不太愿意听从长辈的规劝。
也因此,三姨常常受到家里人的诟病,指责她对女儿太过骄纵,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

02
而这个从没有过自我价值感的母亲,为什么却能竭尽全力支持女儿 “做自己” ?
首先,三姨自我价值感低,是因为,她的整个人生都是被安排的。
从 “你要帮家里减轻负担” ,到 “你要嫁一个有钱男人” ,再到 “你要让你的女儿嫁个有钱男人” ……
这种外界的规劝与教化,与一个人正常的心智化发展,是背道而驰的。
心智化是指:以 “我” 为中心,去感受、去观察、去反馈,助 “我” 成长。
但身处社会教条之下的女性,却只能以外界的规则为中心,去执行,去服从。
也因此,这些女性的内在往往还只是一个「孩子」,甚至是一个「婴儿」:
不具备成熟的思辨能力,无力逃脱身后的囹圄,也很难改变自己的命运。
当成为母亲以后,基于与生俱来的母爱本能,她们把希望寄托给下一代,想让孩子活出不一样的人生。
她们背负着自己人生的种种缺失,然后努力地补偿给孩子。
一个从小吃不饱穿不暖的母亲A,努力地为孩子争取充盈的食物;一个从小丧失读书机会的母亲B,努力地为孩子争取最好的教育;一个从小缺乏陪伴的母亲C,努力地守候在孩子身边,给予关怀。
可无一例外地,她们都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规避掉自己曾经遭遇过的苦难魔咒;

作者:天雅
——未完待续——
海口明心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海口大同路华发大厦A1708室
电话:66712806 18907571662
咨询范围:学生心理 婚恋情感咨询 家庭治疗 焦虑抑郁强迫等神经症心理咨询
人际动力性心理成长小组 父母支持性团体 心理成长互助读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