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父母的第一反应很重要
01.被宽容以待的孩子更能少犯错误
小孩子学会走路,是从摔倒再爬起的不断练习中逐渐学会的。于他们而言,那手舞足蹈,摇摇晃晃向前迈进的一步,是在和地球引力对抗,对他们而言是很大、很难的事。
如此,走不稳、跌倒,是可以理解的常态。
可如若有人在一旁呵斥,会如何?
如若始终给他信任、赞许的目光,又如何?
我相信后者更有可能令其克服恐惧,走得更稳。
因为这里还有父母的悦纳,跌倒后重头再来的力量积聚。
而这是他未来克服逆境、恐惧的重要心理来源。
一个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真实小故事:她给儿子买了一盒色粉笔。第二天晚上回家,开门时看到门上贴着一张纸,歪歪扭扭地写着:妈妈,对不起。
原来是儿子把新买的色粉笔掉到了地上,几乎都摔断了。
孩子沮丧的面孔透露着他的自责、内疚。
她共情了孩子的难过,然后和儿子一起复盘了“事故”现场,让他习得如何避免类似发生。
没有责备、吼叫,只有对色粉笔摔断后悲伤的共情、有对儿子“犯错误没关系”的平静接纳。
我相信孩子在其中得到的体验,不只是不再摔掉东西,也许还有做事之前的思量,学会关注事件的解决、事后的反思。而不是计较、发难于自己或他人。
曾老师在初级课程中讲到全国有5000万学习障碍的学生,而且还在递增。
按现在社会无论是物质还是信息的发展,除了个别生理因素,真正的学习障碍一定是极少的。
所谓障碍,不过是大脑在危险情况下拉响警报,战斗、逃跑、僵住的反应被不同程度激活。
因为人类大脑构造,只有在安全、愉悦的体验下,才能快速地学习和吸收知识。
现实是,焦虑的父母恨不能孩子一下就会了,而焦虑于整理思路的孩子而言实则是干扰、分散、切割注意力和思考,这样,应对学习上的力就被分解了。
长久,孩子的学习过程被干扰,注意被破坏,大量不愉悦的体验被记录和保留。
学不进去,固化为孩子常态。
如果像处理色粉笔一事的家长,平静地面对,关注于问题的解决,当内在充满安全宁静,学习效果自然提升。
02.在不被接纳的环境中长大会如何?
1.推脱责任
过去的经验告诉他,犯了错没好。于是带着内在的不安与恐惧,无意识逃跑。而无论是逃离内在的不安还是现实的事件,都会让他更难以对自身行为负责。
遇事推脱、不敢负责任成为代名词。
而这些,在遇到工作难题,自然难以耐受。
2.被团队嫌弃
地球村、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等等,都在预示单打独斗时代的终结。而一个遇事推脱、不负责任、不能被团队接纳和认可的人,如何能在团队中立足?
作为社会人,在某种程度上,他的受欢迎程度、在团队的表现与个人的自我价值感是息息相关的。一个与团队格格不入的人,自我价值感也必定深受影响。
3.苛责他人
一个凡事苛责他人的人,一定成长于不够宽容的氛围。而这些一定会外化在人际中。
试问,谁愿意和一个状态不确定,随时可能惩罚、责难他人的人在一起呢?
孩子是家庭的情感洼地。孩子的内心是父母造就的。
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不管别人如何对待你。今天的你长大了,并且为人父母。
你被允许、也有能力,为孩子营造一个“犯错误没关系” 的成长环境。
经由你,陪伴他们成长。经由孩子,成长你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的。
作者:么利华
地址:海口大同路华发大厦A1708室
电话:66712806 18907571662
咨询范围:学生心理 婚恋情感咨询 家庭治疗 焦虑抑郁强迫等神经症心理咨询
人际动力性心理成长小组 父母支持性团体 心理成长互助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