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海口市大同路华发大厦A1708室
电话:0898-66712806 18907571662

    如何应对幼儿自虐行为

    如何应对幼儿自虐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多更快,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意识到早教的重要意义。也有不少人为此煞费苦心,买了一摞又一摞的书,看了一档又一档的节目,教育和沟通的道理和方法都学习了很多,但是琐碎繁忙的工作生活之后,说起来头头是道的育儿秘籍似乎都变成了纸上谈兵,最终造成很多孩子在成长中出现问题行为。

    新闻报道中不乏亲子教育的版块,却有很多涉及幼小的孩子在家里或是幼儿园中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会伴随着自虐行为:打自己的脸、拿头撞墙或是揪自己的耳朵或是头发,不仅孩子的家长目睹之后痛心不已,就连其他人看到新闻也是极为震撼,难以理解这么小的孩子竟然能做出看上去这样残忍的事情,而且孩子对自己。更有甚者,一些家长面对孩子极端行为找不到恰当的干涉方法,孩子慢慢会出现自虐成瘾的恶劣情况。


    孩子如此年幼,做出这些不可思议的行为,很多人怀疑孩子是模仿学习的结果,一定是在某些场合看到了大人或是其他孩子的行为然后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其实不然,孩子出现自虐行为很有可能是本能爆发导致的结果。幼儿的自虐行为更像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是自发地想要保护自己的行为。

    幼儿出现自虐行为一般是长期承受压力的结果,孩子可能在不经意之间会发现对自己的身体施加伤害获得的更为强烈的感受不是疼痛感反而是一种获得释放的轻松感,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就此慢慢养成习惯。一方面,孩子很小,当面对自己眼中高大威严的家长,如果受到了不公的待遇或是自己感觉到委屈,苦于难以表达自己的不满、愤怒等负性情绪,所以本能地采用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己感受到的压力,达到自我安抚的目的;另一方面,有些孩子语言尚未发展成熟,当孩子某些需求无法得到家长的满足时,可能会采用自虐的方式以获得家长的关注,进而获得爱与归属的需要。孩子天生就是智慧的,一般孩子如果通过某种行为有所获益,自然而然地就会习得这种行为模式,当情境相似时,相应的记忆就会被提取;同时孩子也是缺乏生活经验的,他们不会主动寻求更为合理的表达方式,更愿意选择这种直接发泄。


    虽然研究表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些自虐行为可能会自行消失,但是家长还是应该尽早干预,以防孩子形成习惯。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一旦孩子出现不良的自虐行为,就要立即采用积极的方法进行干预。因为自虐行为并不能真正消除孩子内心深处的负面情绪,同时还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自虐行为是一种扭曲的发泄方式,有一些成人因为一些特殊的心理创伤也会导致自虐行为的出现,但是孩子的这种自虐与成人的自虐并不相同,只要家长耐心疏导,就能够快速地帮助孩子根除这种不良行为,以恢复身心健康。


    孩子出现自虐行为家长要反省自身或是家庭中是否已经出现了很多对孩子不理解、不信任或是不尊重的行为和教养方式等,这些都是孩子负性情绪的来源。同时,非正常的家庭结构也会影响到孩子,如果孩子由隔代的家长抚养或是家庭中有一方家长过于强势,这些都会在孩子的心中滋生出愤怒的种子。

    如果家庭中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调整,给孩子良好的成长环境。此外,家长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正确运用惩罚,惩罚要与表扬相结合,更为重要的是惩罚要与指导相结合。比如很多家长看到孩子不停地玩游戏会强制性地将手机藏起来或是将电脑的电源拔掉并且不说什么,不会结合过度玩游戏导致的后果来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一定不要采取伤害孩子自尊的方法,比如殴打或是辱骂,当家长采用这些方法的时候孩子会有一定的模仿。还有一点,惩罚孩子不能过度过量,过犹不及,过度的惩罚会让孩子对惩罚的感受性降低,或是产生逆反行为。最为重要的是,平时要注意和孩子建立亲密良好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

    当然,百分百满足孩子需要的教养方式不仅是很难做到而且也是不恰当的,所以仅仅采用谨小慎微或是费尽心思的方式与孩子共处尚不理想,关键还是要培养孩子健康健全的应对方式。

    首先,家长要理解并尊重孩子的负性情绪,给予孩子表达不满的权利,当孩子生气的时候不要从旁横加指责,说他没出息、小心眼。负面情绪每个人都会出现,而且都需要发泄出来,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选择到正确的方式,尤其是孩子。所以,家长有必要重视教给孩子比较合理的宣泄情绪方法这件事情,要告知孩子有了委屈要说出来,有不满的情绪要和家长沟通;如果是对于语言表达较为局限的更小的孩子,家长应该直接给他们示范,可以采用哭、做生气的表情等方式发泄,也可以给孩子设立一个安全的“情绪角”,放一些较为柔软的毛绒玩具,当孩子生气的时候引导他们以不伤害自己且不造成伤害的方式发泄。


    很多教育专家都总结养孩子最需要的投入就是时间和陪伴。曾经有一位老师谈到在她女儿出生头三年,她的老公办了停薪留职回家陪伴自己的孩子,他说钱可以以后再赚,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时段错过的亲子时间可能很难弥补。听了这件事之后很多同学都很受触动,这个父亲大概是真的读懂了孩子的需求。当然,可能因为很多现实的原因我们没有办法像这位父亲一样给予孩子百分百的陪伴,但是在一些关键的时刻能够关注到孩子的需求愿意花费时间,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友情链接: 戒毒方法

    海口明心心理咨询 琼ICP备16001789号-1 技术支持:海南布谷